為什么相同泥料的紫砂壺相差很大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為什么相同泥料的紫砂壺相差很大?這是很多人的疑問,因為普通情況下來說,泥料相同的紫砂壺應該都差不多才對,而事實上并非如此,下面就為大家分享其中的原因:
為什么相同泥料的紫砂壺相差很大?
1、泥料陳腐時間不同
紫砂壺的泥料并不是煉完泥后就直接拿來做壺了,制作紫砂壺的泥料都是要進行陳腐的,泥料陳腐時間越長,質量就越好,價格自然也就越高了。
紫砂泥料中有一種“老泥”的說法,你肯定也聽說過“老紫泥”“老段泥”等等這樣的說法,泥料陳腐的時間越長,做成的壺就越加溫潤,而用的沒有經過陳腐的泥料做壺,做出來的壺就會暗淡粗糙。所以,同樣的泥料陳腐時間不同,價格就會相差非常大。
2、泥料的純度不同
制作紫砂壺的泥料質量也是有好有壞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泥料的純度。我們都知道紫砂壺的泥料就是礦石,其中會有很多天然礦物質的,當然也會有雜質的存在,泥料質量越高的雜質越少,制作出來的紫砂壺自然就越好;
相反,純度太低,雜質很多,這樣的泥料制作的紫砂壺質量自然就會比較低。我們都知道紫砂壺的泥料在宜興很多地方都有,但只有黃龍山的泥料最好,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黃龍山的泥料純度比較高,而其他地方的泥料雜質比較多。
3、泥料的目數不同
泥料目數和紫砂壺粗糙程度有關,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也分享過,目數越大泥性越強,做出來的壺就越光潤,而目數越小,泥料顆粒就越大,做出來的壺表面就越粗糙。當然,目數不是越大越好,也不是越小越好,現在我們普通見到的紫砂壺目數都在40—60目。
4、明針功夫的高低
明針是一把壺制作中很重要的環節,制壺者明針功夫的好壞,也直接影響了成品表面的質感, 好的明針工藝壺表光滑溫潤,反之就粗糙,顆粒感明顯等。
5、窯溫高低差別
窯溫高,溫度均勻,則燒結度越高。表面就會顯得更光澤,有質感,摸上去手感也更溫潤。反之若窯溫不達標,則沒有“燒熟”,壺則顏色黯淡,使用后還可能會吐黑。
正是因為受到以上幾個方面影響,所以即便用的是同一種泥料,做出來的紫砂壺也是相差非常大的。所以我們都說,決定一把紫砂壺價值的,不是泥料本身,而是后期的處理和制作工藝手法以及技術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