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原礦泥料與陶泥礦的區別
紫砂鑒定
2023年02月25日 09:43 781
宜興壺人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宜興人將這些泥礦稱為“紫砂泥”。他們將“紫砂泥”分為三類:民間俗稱紫泥為“龍肌”,綠泥為“龍肋”,紅泥為“龍皮”。
1、在混凝土礦層中“隱藏”有一個透鏡隔層礦體,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厘米到一米左右,外觀顏色為紫色或紫紅色,有些含有淺綠色斑點,主要成分為水云母,含有不同數量的高嶺土、石英、云屑和鐵,這是“紫砂礦”,舊稱“綠泥”,可加工為紫泥。紫泥具有理想的可塑性,坯料強度高,干燥收縮率小。
2、在“紫泥礦”中,有時含有“夾脂”,俗稱“泥中泥”。這種“夾脂”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簡單的綠泥,可以加工成綠泥。
產量小,泥嫩,耐火性低于紫泥;一是紫泥與綠泥混合共生的“團泥礦”,可加工成團泥。 3、在嫩泥礦層底部,有一些需要手工挑選的瑣碎礦物,即“紅泥礦”,可以加工成紅泥。
古人稱紅泥為“石黃泥”。鐵含量不同,燒后有朱砂、朱砂紫、海棠紅等顏色。皖之壽縣、魯之博山、粵之潮邑、浙之長興、晉之安澤、鄉寧、平定..中國各地也有壯麗樸素的質感,難以與宜興紫砂礦相媲美。宜興紫砂礦1990年發明儲量約90萬噸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